欢迎您光临大石头林业局网站.我们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服务.
学习园地
学习园地
网站首页 >> 学习园地 >> 美文赏析

循树

李迎伟

  深秋时节,一个晴朗温暖的周日,我们一行7人两台越野车奔赴林区腹地......此行,与敦化市作协副主席刘德远老师去寻访一株千年红豆杉。

  长白山林区从来不缺少百年抑或几百年大树,而树龄千年的东北红豆杉十分罕见、弥足珍贵。在东北,红豆杉亦称赤柏松。红豆杉属红豆杉科,常绿乔木,国家一级保护植物,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。德远老师此次寻访千年古树是为了发掘古树有关的历史文化,积累素材、丰富文学创作内涵、拓展创作空间。

  在林区公路驰行近50多公里后进入山里,道路变得坑洼泥泞,浑浊的泥水里暗藏石头,越野车左右颠簸如蜗牛般慢慢爬行,十多公里的路程竟然走了1个小时,在一处再不能继续行驶的地方停了下来,向导李玉林带领我们沿着沟谷开始向前步行。


  道路左侧,从四方台流出的泉水汇集成河,淙淙流淌,寂静的山谷回响着哗哗的流水声。河道乱石穿空,裸露在外,颜色黑灰,形状各异,石头历经风霜雪雨和河水的冲刷变得光滑圆润,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白光。路两边的林木早已落尽了叶子,树干、树枝光秃秃的,偶尔有几株针叶树仍绿意盎然格外显眼。天高云淡,空气中没有一丝风,气温达到了零上10几度,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后背上,我们不由得解开了羽绒服的拉链。

  行走大约2公里,再向左拐,踩着石头、越过河道,正式走进了树林里。目之所及,尽是高大挺拔的树木,树种大部分为红松、云冷杉和水曲柳、黄檗、胡桃楸、白桦、风桦、山桃等阔叶树。地表铺满了黄褐色的落叶,一些蕨类植物的羽状复叶贴着地表匍匐伸展,顽强的保留着原本的绿色。只有一匝高,一株株一簇簇翠绿的万年松亭亭玉立,点缀在枯枝落叶上,这些点点的绿色,为深秋时节苍凉的林中平添了一缕生机。金黄色的苔藓,宛如一缕缕金丝绒线密匝地包裹着已经腐朽的倒木,阳光透过树木的空隙洒在金色的苔藓上,十分悦目。

  向导李玉林毕业于林业技工学校,在林场工作了近40年,是林场资深技术员,常年穿行在山里,他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各种植物名称和生态习性,以及国家停止天然林采伐后林区的变化,话语中带着对森林和家乡的热爱。在一缓坡处我们小憩,玉林去寻找那株千年古树。大约十几分钟他呼唤我们,循着声音继续向坡上攀登,透过树枝,远远地看到了那株红豆杉。走进红豆杉,我们无不惊诧,眼前的这株古树在多株胸径26厘米左右的针叶树的簇拥下,虽已千年却依然挺拔。树冠枝繁叶茂、苍翠欲滴,树干表皮光滑泛着淡淡的紫红色,根部深扎在土壤里。我们2个人试着合抱,又用钢卷尺测量:胸围240厘米,根围290厘米,目测树高26米左右,约10米处分为2个枝杈。千年红豆杉历经严寒酷暑,饱含风霜雨露,躲过了雷电野火,见证了岁月更迭,吸纳天地之精华,颇有灵性。玉林从背包里掏出一块大红布,神情庄重围在树干上,给这株古树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。德远老师遵循传统文化,为这株千年古树进献3个红红的苹果,尔后,又呼我们围坐在树下合影,大家都粘粘古树的灵气。拍照后,他又对古树周边的植物进行仔细地勘察,不放过一处细节,一丝不苟,严谨的态度令人钦佩。


  红豆杉又被称为相思树,从古自今,很多少文人墨客不知写下了多少诗篇,但是最为著名的要数唐代王维的《相思》: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劝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其实,北国红豆也相思,相思长恨无人知。若是有情来相识,待到红豆挂满枝

  站在古树旁向东遥望,对面山,四方台山峰高耸入云。四方台是敦化市与黑龙江省镜泊湖的界山,当年抗日联军在老白山--------镜泊湖-------汪清一带经常活动,曾多次设伏打击日寇。四方台山高林密,易守难攻,抗日联军在此密营,20年前林场职工曾见过抗联密营遗址,并捡到过铜锅等炊具,由于时间久远,密营塌陷,现已找不准具体位置。

  四方台还曾盘踞着多股顽匪,解放初期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二团成立剿匪小分队开展剿匪行动。50年代作家曲波根据真实故事撰写了《林海雪原》这部小说,后又改编成电影。作品中杨子荣、高波、刘勋苍、陈振义、栾家超、孙达德等都是从野战军中精挑细选的战斗英雄,各个身怀绝技、足谋多智、英勇善战。在曲波笔下,人物生动鲜活,故事精彩纷呈,脍炙人口,令读者和观众至今仍耳熟能详。

  时间已近中午12点,我们开始下山,在一块朝阳的小坡上长满了黄绿相间的小草,玉林说这就是有名的东北三宝---------靰鞡草,我们都拿出手机拍照,难得一见的靰鞡草永远留在了相册里,也让我们更加缅怀那些为抗击日寇而牺牲英烈。在物质极度短缺的条件下,抗联战士用靰鞡草续在靰鞡里,抵御东北山林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,英勇杀敌。


  距离靰鞡草不处,一块硕大的矩形石头横卧在地面,上面生长着一株直径24厘米粗的冷杉树,根系已经变异成盘状,犹如一只巨大鹰爪紧紧抓住石块儿。想必当年一粒种子偶然飘落在石头上薄薄的一层腐殖土里,在雨水的浸泡下生根发芽,靠着一点养分和阳光雨露顽强地生长,竟然奇迹般地长大成材。我们感叹植物生命力的顽强,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,也更加增添了对自然的敬畏。

  下山后来到山谷里一片一千多平米的草地,视野开阔,阳光充足,在草地旁边一株树下我们围坐在几块石头边开始了野餐。玉林满腹故事,讲起了一件趣事。20154月停伐后,林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,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,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,在山上经常能看到成群的野猪、狍子等,偶尔也有黑熊出没。几年前,林场几名职工结伴上山采挖药材,不知不觉来到四方台山下。登上山顶,遍布巨大的石块,一些石块相互在重叠挤压,形成了一个能容下三四个人的空间,仔细一看,里面竟然有一只黑熊正在打盹。不知哪来的胆量,几个人竟敢走近窥视,被惊扰的黑熊嗤牙吼叫地向他们扑来,在生死关头人的爆发力瞬间被激活,几个人一跃而起,迅速飞跑,脚下的石头间距二三米远,却能一步跨越,一个年纪稍大的职工,刚刚抬起后脚,黑熊前掌就搭在石头上,上演了只有在小说或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惊险刺激的一幕。几个人一口气跑到山下,仍惊魂未定、心有余悸。玉林娓娓道来,我们却惊诧不已。

  回到大石头镇,杨鹏大哥挽留德远老师和玉林,我们去了一家小面馆。酒意微醺,在柔和的灯光下,德远老师侃侃而谈,讲述生活与文学的关系,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,文学是生活的再现。一部好的作品,作者必须深入生活,到实地考察,作品才能真实感人、才具可读性。玉林也讲了一些林区小故事,林业开山祭祀传统仪式、采挖人参的流程,仍然娓娓道来......德远老师听得认真,不时拿出手机记录。夜色渐浓,与德远老师依依惜别。

  循树也是重走抗联路。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,抗联将士餐风露宿,忍饥挨饿,在大雪纷飞的密林里与日寇周旋,多次巧妙设伏、重创日伪,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。千年红豆杉屹立坡上,见证了那段峥嵘的岁月,无声地讲述着抗联战士可歌可泣的故事,气壮山河。。

主办:大石头林业局 承办:大石头林业局党委工作部 地址:敦化市大石头镇中心街
邮政编码:133702 大石头林业局版权所有 吉ICP备2020006479号-1 技术支持:支点科技